“如果這一勢頭保持下去,到2050年,中國的空氣將會比我所處的魯爾區(德國老工業基地,現已轉型為生態良好的宜居城市群)更好。”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如此推測,并指出,“中國人在實施革新方面行動極快,德國應該將其作為楷模”。
當天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作出上述表示。
這早已不是德國專業人士首次稱贊中國發展電動汽車的經驗。德國環境部長亨德里克斯今年8月底在回答中新社記者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的提問時,專門提到了中國發展電動汽車的經驗。10月10日在柏林的一場分享活動上,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的中國項目負責人Sandra Retzer亦對中國在電動車推廣普及方面的工作予以高度評價。
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認為,盡管德國聯邦參議院的上述決議并無法律效力,但德國業界應該接受其建議,并朝著這個方向邁進,“否則我們將面臨窘境”。他分析指出,中國是最重要的汽車市場,如今中國人擁有的汽車已經占全球汽車銷量的25%。
“他們(中國)正在全力發展電動汽車。”杜登赫費爾提醒德國車企,要想在中國銷售汽車,必須將重點放在電動汽車上,“否則前景堪憂”。
而針對德國交通部長和全德汽車俱樂部(ADAC)等有關方面對禁止燃油汽車表達反對,杜登赫費爾認為,與ADAC的擔憂相反,如果德國不禁止燃油車,將會有數以十萬計的工作崗位丟失。他認為,德國人在世界上屬于“墨守陳規”的一小群,如果繼續這樣保守下去,20年或30年后,德國汽車市場就會變得像今天的智利汽車市場一樣無足輕重。
談及中國對德國的榜樣意義,杜登赫費爾予以肯定。他表示,中國很多地方多年前就已經禁止二沖程發動機,如今許多人都開電動車上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