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電動自行車已成為百姓短途代步出行的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電動自行車以其節能、環保的特點響應國家產業政策,再加上價格低廉,越來越受到普通工薪階層的青睞。然而,按照老的行業標準,目前市場上至少有95%的電動自行車“超標”,不具有合法身份。究其原因,是相關行業標準已沿用15年,多項內容無法跟上新的形勢變化。
一紙“舊文”致使行業發展迷向
目前我國電動自行車行業一直沿用1999年出臺的《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其中的核心技術指標已不能滿足廣大城鄉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舊標準限制最高車速不大于20km/h、整車重量不大于40kg、電動機功率不大于240W等。
業內人士指出,按舊標準執法,目前道路上行駛的電動自行車95%以上“超標”。相關制動、阻燃、防火、絕緣等安全性能技術指標,都遠遠滯后于市場和管理的要求,與歐美發達國家的電動自行車技術標準相比,車速指標明顯落后,車重指標極不合理,需作全面科學修訂。
盡管該標準對行業發展起過積極作用,但難以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局限性也越來越明顯。
近幾年,廣東、云南、上海等地相繼出臺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對超標電動自行車限期禁銷售、禁上牌,甚至禁生產,“超標”電動車上路行駛需參照摩托車有關管理規定。
對此業內專家建議,應在滿足安全性能基礎上,根據國內市場和消費者的實際使用需求,參照發達國家電動自行車技術標準,對車速、整車重量、電機功率等核心技術指標適當放寬標準。目前國內整車廠商主流建議實行26km/h的限速,同時加強規范整車零部件安全設計標準,增強電動自行車安全可靠性。
“新國標”屢屢難產 誰難辭其咎
2014年,全國電動自行車產銷量出現16年來的首次負增長,雖然可以看作是行業發展“拐點到來”或者視為“進入調整”、“步入成熟”期,但國家標準始終不能明朗,對消費者購買意愿和企業家決策導向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覷。
在這種形勢下,電動自行車相關政策法規、行業標準和技術指標等方面的修訂滯后,制約和阻礙了電動自行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步伐,尤其是政策上保守和產品技術標準落后,使整個產業陷在低質化競爭中難以破局。
查閱相關規定,行業標準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五年。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由于對電動自行車管理缺乏科學和現實依據,各地政府相繼出臺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對“超標”電動自行車限期禁銷售、禁上牌,甚至禁生產,致使電動自行車產業發展陷入尷尬被動局面。
“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以說是管理部門現階段對“超標”電動車的態度。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馬中超稱,國家工信部、工商總局對“新國標”并沒有大的意見,主要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與業界的意見有所分歧。據悉,在對“新國標”進行討論時,原本想把時速30km/h作為上限,但交管部門考慮到安全隱患問題強烈反對,要求時速超過20km/h就按機動車管理。
此后,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生產廠家與公安交管部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部門展開拉鋸戰。經過多輪協商,考慮到近10年城市規模擴張迅速,“新國標”計劃將電動自行車的時速上限確定為26km/h,盡管如此,時至今日,“新國標”出臺仍無定日。
出臺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為何如此艱難?究其原因在于涉及到行業的商業利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爭、消費者的路權保障等,種種原因導致交通管理者、相關行業之間難以達成共識,“新國標”遲遲難以出臺。
業界的奔走呼吁不容被湮沒
“新國標”不出臺就好像一把刀懸在頭上,全新的標準可能推翻現行工廠中的絕大多數生產線,這也導致時下的消費者在購買電動自行車時充滿了疑慮和不安。
馬中超指出,有關部門不能在民生需求上打折扣,市場需求永遠不是負能量的需求,一個標準15年沒有與時俱進,各方面都難辭其咎。中國自行車協會助力車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陸金龍指出,市場需求是不應也難以扼殺的,廣州的“五禁”、長沙的“五限”最終只能加劇交通管理者與交通參與者的矛盾。
超威集團總裁楊新新呼吁,管理層應多考慮社會責任,站在行業和百姓角度,通過實地調查和親身體驗出臺標準。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感慨,盡管國家相關部門充分認識到了“新國標”出臺的重要性,一直在積極協調開展修訂工作,可就是遲遲出臺不了。榮事達車業董事長成文彬習慣用“帶著手剎上高速”,來形容經過十幾年發展的電動自行車行業。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電動自行車行業一直缺乏符合實際的國家標準。
一直以來,包括愛瑪和新日等電動車企業,都在積極推進“新國標”的出臺和執行。實際上,每逢業內重要會議活動,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就成了老生常談的話題,每次都重新討論和爭議一番,卻沒有任何結果,一切都在待定之中。在業內看來,“新國標”似乎是討論不完的話題,也好像成了永遠解決不了的問題。這幾年政策不斷出臺,但到“最后一公里”還是跑得太慢了,像監管落實等管理盲區還比較多。
業內普遍認為,沒有法規標準,近2億輛電動自行車要么全不跑,既然跑,就不能讓這些“違規非法”的車到處跑,否則會危及到公眾安全甚至社會穩定。這個問題,相關主管部門要承擔很大責任。
各方熱切期待“靴子盡早落地”
電動自行車作為綠色節能交通工具,已成為我國構建和諧、低碳、文明環境的重要交通產品。加快出臺電動自行車國家新標準,不僅有利于規范行業,也能促進新技術的投入和開發應用,推動企業轉型發展。
一旦“新國標”出臺,嚴格電動自行車管理便有標準可參照,部分城市限制電動自行車條例也會被取消,電動自行車市場需求將大幅提高,相關行業將會迎來“黃金發展期”。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原理事長韓作樑認為,從技術發展趨勢和技術成熟角度來看,電動自行車是電動汽車的前身,是電動汽車的“練兵場”,因為只有電動自行車發展成熟、規模壯大,才可能更好地發展電動汽車。
出臺電動自行車新國標還需多部門聯動,統籌多方利益。近期,爭議多年的電動自行車速度、重量等新標準終于有了實質性進展。就“新國標”修訂相關事宜,工信部等部委已給出明確意見,即稱之為“國標修訂指導意見的新六條”,并要求“國標委”依照該“指導意見”盡快完成標準審查報批工作。
“新國標”的預期出臺,將對爭議多年的所謂“超標車”給出明確界定,這不僅僅是為了協調“相關行業之間的商業利益之爭”,更為重要的是,它關乎到廣大消費者即更多普通百姓的“路權”如何得以保障。對此,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