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電動自行車發生的標準之爭,無論孰是孰非,都難免流于技術之辯。而實際上,由于牽涉到城市規劃現狀以及一系列誤解、利益沖突,電動自行車所遭遇的一系列問題,早已經超越了這一行業本身。電動自行車——
提速、超重,成為電動自行車普遍的現象。
電動自行車的一大市場是廣闊的農村。
在公開場合,倪捷更像是一個布道者,他利用一切機會向人傳播著這樣一個理念:電動車沒有原罪,它是中國未來交通發展的重要力量。
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動車生產企業之一浙江綠源集團的董事長,倪捷有著充分的理由為電動車申辯。在他看來,從誕生之日起,電動車就遭遇了太多的歧視與不公。而最近的一次,就是去年發生的“電動車標準之爭”。
現實與標準的距離
發生在去年下半年的電動車國標之爭,其焦點在于對電動自行車的定義。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標準委”)公布的《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通用技術條件》,重量超過40公斤、速度超過20公里的電動車將被劃為機動車。而一旦被劃為機動車,那就意味著電動車駕駛員不但要考駕照、上牌,更要在機動車道和汽車、摩托車一起行駛。
實際上,國家標準委將電動自行車的標準劃為“40公斤以下、速度20公里以內”有著充分的理由,因為早在1999年頒布的《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就已經有了這一定義,10年后的新標準其實只是對當年這一標準的延續。此外,目前電動自行車主要是走非機動車道,而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第五十八條規定,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將電動自行車的速度限制為20公里以下,顯然是這一條款的延續。
但這一標準剛一公布,就立刻引發了巨大的反對聲浪。除了廣大車主堅決反對外,電動車生產企業也是一片反對之聲,并將之視為對電動車的又一歧視與限制。在強烈的反對聲中,該標準中的部分相關條款不得不暫緩實行。
而這都源于一個現實,在當今中國保有量已經超過1.2億輛的兩輪電動車中,絕大多數都超過了這“40、20”的標準,按照這個標準,這些超標車都將被劃入機動車的行列。
3月9日,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舉辦的第七屆中國·臺州(黃巖)國際電動車及零部件展覽會上,包括新日、愛瑪、綠源、速派奇等一線電動自行車品牌在內的諸多電動車廠家紛紛參展。而記者在展會上詢問了多家企業銷售的電動自行車性能數據,發現這些車的速度普遍超過30公里,重量也都超過了50公斤。
“一個鉛酸電池的重量就有16公斤,再加上車身本身的重量,超過40公斤幾乎是必然的,如果是雙電池的,那就更重了。”某品牌電動自行車銷售人員介紹:“除非你買運動自行車款的,它用的是鋰電池,而且車身是鋁合金的,大約在35公斤左右。”
這還是自行車款電動車的數據,如果是接近摩托車外形的重型電動車,其重量和速度都要遠遠超過這些自行車款的電動車。
根據這位銷售人員的介紹,電動車之所以越來越重,越來越快,其實二者是互相促進的。要想電動車跑得更快,續航時間更長,就需要電池具有更大的容電量,而這樣一來,電池本身也要做得更大更重。采用鋰電池雖然能有效減輕重量,但是鋰電池價格比較高,同樣一款車,用鋰電池的價格將比用鉛酸電池的貴好幾百。而且,即使采用了鋰電池的車,也未必就能符合國標。
現代化進程的自然需求
電動車為什么越跑越快,從而使得相關標準形同虛設?從表面上看,是車主們對速度的需求不斷提高所致,但深究下去才會發現,讓車主產生“快跑”沖動的,則與近10年來我國的快速城市化進程和農村現代化進程有著某種內在聯系。
從1999年到2009年,我國進入了快速城市化的軌道,城市也越來越大。而在城市化進程中,大量的優質社會資源,包括學校、醫院、商業場所乃至企業依然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區。而城市中心區域優質社會資源的集中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地價以及房價的提升。從而使得低收入群體日益被邊緣化,不得不住到遠郊區。但由于大量企業、商業場所乃至學校、醫院依然集中在城市中心區域,這使得他們不得不從遠郊區長途跋涉,到城市中心區域工作、消費、學習。
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越有能力買汽車的人越靠近城市中心區域,而由于城市中心區域空間與不斷增長的汽車的矛盾,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交通擁堵;而收入較低的人群由于住得遠離城市中心區,反而越需要汽車以滿足快速通勤的需要,但較低的收入讓他們買不起汽車,或者養不起汽車。
而相比汽車相對高昂的價格和養護成本,電動車的成本優勢就凸顯出來。記者在展會上了解到,大多數輕型電動自行車的價格都在兩三千元,重型的也不過五六千元,更重要的是,相對于越來越貴的汽油價格,現在有的電動車充一次電起碼可以跑60-80公里,耗電不過一度左右,不到一元錢。
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廉價交通工具的電動自行車產生“提速”沖動,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生產生活的必然選擇
而促使電動車“提速”和“增重”的另一大原因則是農村市場。3月9日,在臺州市黃巖區舉行的新能源與城市交通發展高層論壇上,倪捷告訴記者,目前農民對摩托車的喜好正轉向對電動車的喜好上來,“以前開摩托車還要去加油站,用電動車的話,連加油站都不用去了,所以電動車成為中國農村人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現在華北農村地區有個習俗,結婚彩禮里必須有一輛電動車。”
在他看來,中國農村現代化最明顯的體現就是農村的機動化,“農民可以騎著機動化交通工具把新鮮的蔬菜送出去賣,然后趕快回到農田里,節約人力,提高了收入。而鐘點工騎自行車可能只能做兩家的活,騎電動車就可以做四家的活,假如多做一家可以多賺20元,那一個月就多賺了600元。”
而由于農民使用的電動車具有一定的生產資料性質,且農村地區地域遼闊,更適宜高速行駛,因此對電動車的速度、載重能力、續航距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電動車的增重與提速,也同樣成為了自然而然的事。
對此,中國公安大學副教授劉東根也表示:“其實電動車在不同道路上的行駛速度是不一樣的,在城市里非機動車道上只能跑15公里是合理的,但在城鄉接合部或者郊區,完全可以跑到15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