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獲悉,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以個人名義投資了一家準備在香港上市的澳大利亞鋰礦公司銀河資源(Galaxy rESources)。
去年,銀河資源發行了一筆約6000萬澳元(約4.5億人民幣)可換股債券,在中介機構的引薦下,李書福以其私人公司Strong Target International的名義認購了30億澳元,剩下的30億澳元由國內最大的廢鋼商江蘇豐立集團認購。
知情人士說,李書福以個人名義而非吉利公司名義認購債券的行為很有意思,也許將來李會將銀河資源的債券賣給吉利公司。這或許是中國汽車業為將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未雨綢繆之舉。新能源汽車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電池問題,業內認為這將為鋰礦帶來潛在需求。
近年來,國內大型鋰電池生產商比亞迪已往汽車、IT成功轉型,這或許給李書福投資鋰礦帶來啟示。一般而言,企業在產業鏈上“自下而上”獲取市場難度較大,相反,很多擁有上游資源的企業容易往下游產業鏈延伸。例如,中電投集團由于具備電力優勢,一躍而成為僅次于中鋁的國內第二大電解鋁生產商。
知情人士稱,如果銀河資源未來發展壯大,李書福可以借此筆投資為吉利汽車[2.84 -0.70%]獲得寶貴的上游資源。另外,即使李書福投資鋰礦無法將來與吉利汽車融為一體,也可以作為一筆財務投資。因為銀河資源正準備在香港上市,目前已經融到了1.85億澳元的現金,國開行此前也為銀河資源提供了一筆融資服務。
但由于資本市場狀況欠佳,銀河資源在今年3月已宣布暫停香港上市計劃。但銀河資源稱,公司仍然致力于在香港上市,將來會在適當的時機再次進行。銀河資源執行董事謝感恩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的市場狀況可能都不會太好。
謝感恩稱,2010年全球電池級碳酸鋰的需求約2.2萬噸,到2015年將達到14萬噸,主要需求集中在手提電腦、手機、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及鉛酸電池應用轉移。
謝感恩表示,銀河資源的客戶主要是13家中國企業,此外,還和日本三菱集團簽訂了三年承銷協議,每年5000噸。中國方面的需求則為每年1.2萬噸。價格按當時季度市場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