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目前有媒體報道稱,吉利正和全球最大電子代工企業富士康進行初步接觸,合作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務。那么是真有其事,還是媒體的捕風捉影呢?
盡管目前仍處在接洽階段,但是橫跨海峽兩岸的這兩家企業——吉利汽車和富士康的“牽手”,可能讓他們的同一個對手比亞迪更警覺起來。一個是電子代工領域的宿敵,一個是汽車市場的勁敵,當他們都希望聯合起來搞電動汽車時,無異于在向比亞迪“宣戰”。
近日從有關方面獲悉,吉利汽車與富士康的確就合作生產新能源汽車項目上有過接洽,如果進展順利的話,雙方將重點圍繞電動汽車項目開展合作。吉利汽車相關負責人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確認了上述消息,而富士康方面則表示“暫不作回應”。
吉利“提前布局”
“目前與富士康還是在接洽階段,并沒有就合作具體內容達成協議,但雙方探討的方向肯定是新能源汽車,說得更具體一點主要就是電動汽車。”吉利汽車相關負責人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確認,與富士康的合作接洽仍在進行中,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何時能達成書面協議。
記者從吉利內部了解到,吉利集團副總裁楊健目前仍在臺灣出席某場經濟論壇活動之余,參觀了數家臺灣的汽車零部件工廠,其中不乏像裕隆汽車、聯電集團和信昌機械等當地知名的零配件供應商,以便為吉利未來的新能源和汽車電子戰略的實施提前鋪路。
“公司現正與富士康多次接觸,積極探討以新能源車為主的各種合作項目。”楊健在接受臺灣當地媒體采訪時也證實,已分別與富士康集團、聯電集團接觸,將發展新能源車與智能汽車。公開資料顯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為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車的母公司。
在去年完成對沃爾沃轎車的收購后,吉利汽車已經成為國內風頭正勁的民營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不過,與其果敢大膽的海外并購戰略相比,吉利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產品和技術的研發一直秉持理性和務實姿態,例如,吉利并沒有像其他對手那樣,投入巨資研發電動汽車,并高調給出量產時間表。
對于與富士康洽談合作,楊健向媒體解釋稱,富士康的強項在電機方面,而電機是電動車的三大核心技術之一。他表示,已與富士康集團有過多次接觸。楊健說,新能源車在未來五年內量都不會有很大的提升,但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而與富士康合作,是為吉利未來的電動車戰略提前布局。
富士康謹慎回應
不過,對于與吉利洽談合作一事,富士康方面的回應則相對謹慎。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團新聞發言人劉坤昨日表示,他也注意到媒體的相關報道,但是目前“不便做任何評價”。
然而,富士康母公司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則去年11月初接受大陸媒體采訪時確認,他本人已經和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洽談雙方在新能源以及汽車電子方面的合作。與此同時,郭臺銘還大贊李書福是“一個非常有進取心的企業家”,以此來顯示二者的合作誠意。
一位長期關注富士康在大陸發展的分析人士告訴記者,依托后者在電池和電機兩方面長期積累下的技術優勢,在聯合生產電動汽車項目上富士康成功“牽手”吉利的可能性較大。“一方面,富士康可以成功轉型到汽車領域,尤其是未來前景被看好的電動汽車;另一方面,富士康也可以借此狙擊老對手比亞迪。”
實際上,在產業布局上,富士康一直以來都在嘗試向汽車領域滲透。早在四年前,富士康就首次明確表示將進軍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當年,富士康斥資超過10億美元分別在遼寧設立新工廠,主要投資涉及精密數控機床、納米銅鎂合金汽車零部件項目等。
據一位熟悉臺灣汽車零部件產業的人士介紹,發展了30余年的臺灣零部件產業,在系統化零部件制造、電子控制器及車用電子領域等方面比大陸汽車產業更有優勢。尤其在GPS導航系統、CAN-BUS總線、防盜系統、車載TV、集成電路等汽車電子產品一塊極具優勢,而后者正是電動汽車最關鍵的支撐性技術。
復制“戴姆勒+比亞迪”模式?
雖然雙方仍處于接洽階段,不過有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基于中國汽車市場未來的良好成長性,尤其是中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產業化浪潮的大力支持,以及吉利對于電動車核心技術突破的渴望,富士康聯手吉利造電動汽車的設想,從理論上“完全行得通”。
但是,接下來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雙方將以何種模式開展合作?
一種被認為是最簡單、最初級的合作模式就是傳統的“整車廠+零部件商”模式,即吉利汽車引入像富士康和聯電集團這樣的核心技術供應商,并由后者提供符合吉利電動汽車產品需要的電池、電機甚至是電控系統等核心組件。這種合作操作起來很容易,但是合作層次比較淺。
另外一種模式則可以借鑒“戴姆勒+比亞迪”在電動車項目上的合作。即由雙方(甚至是多方)組建單獨的電動車合資企業,并推出全新的新能源車品牌,依托各自的優勢謀劃電動車的商業化未來。在“戴比”合作模式中,由戴姆勒提供整車平臺,比亞迪提供電力驅動和控制系統,但是品牌和產品的知識產權歸屬合資公司。
毫無疑問,后一種模式是同時涉及到資本、品牌和技術的深層次合作,但是相對而言操作起來就比較復雜,需要通過前期溝通洽談達成一致的問題也很多。
分析人士認為,對于吉利汽車而言,不管采用哪種合作模式,由于此前在電動車技術研發上的積淀并不深厚,與富士康合作一方面既可以彌補自身在電動車核心技術(電池、電機和電控等)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散在嘗試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過程中的投資風險。
吉利目前有IG太陽能電動車、EK-2熊貓高性能電動車、GPEC插入式混合動力車及GSG吉利智能啟停系統等新能源車型,但考慮到新能源車成本仍然偏高、鼓勵政策以及基礎設施尚未完全到位,盲目投產新能源車必將面臨較大市場風險。因此,吉利上市新能源車型都還處于展示階段,少有量產車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