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重慶市渝北區的長安汽車工程研究總院內,閃動著無數中國年輕汽車技術人員的身影,汽車混合動力技術專家段志輝和他的團隊就駐扎在這里。
3年前,段志輝離開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作為國家“千人計劃”的一員,來到長安汽車。“選擇回來,就是想踏踏實實地為祖國做好新能源汽車這件事情。”段志輝說。
我國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引起全球矚目,而金融危機以來,新能源汽車作為新一輪經濟增長的突破口和實現交通能源轉型的重要途徑,已經成為各國汽車制造廠商發展的重點。
我國2001年就已啟動了“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涉及領域包括純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車,在研發新能源汽車的起步階段與西方工業強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在傳統能源汽車領域,我國與國外依然有很大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車這一塊,我們在電池、電控、電機和系統集成等方面有著自己的優勢。完全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段志輝信心滿滿。
中國的本土車企都看到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機會,競相投入重金用于技術研發。比亞迪公司2008年就已推出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上汽集團向上海世博會提供了上千輛新能源服務用車,奇瑞、吉利、江淮等車企也都推出了新能源汽車的商業化車型或概念車型。
而作為首批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新能源汽車項目的企業,長安汽車在“十一五”期間承擔了十多項重大專項項目,成果斐然。特別是在今年,長安汽車率先成功實驗了自主研發的兼容插電式汽車重度混合動力系統。
“重度混合”,就是汽車動力系統中電動機部分所占比例大,可以單獨實現汽車啟動和行駛功能。目前市場上推出的混合動力汽車,絕大部分為弱混合。“在混合動力技術中,混得越‘重’,難度就越大。”段志輝介紹說。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體積。”段志輝展示了一臺我國自主研發的重度混合動力發動機,他指著發電機部分說:“發動機的軸向長度直接決定了這臺機器能否裝車,縮短發電機1毫米長度,就能為整個項目節約100萬元。”
經過段志輝和他的團隊2年時間刻苦攻關,現在出現在我們面前的這臺重度混合動力發動機,長度僅比中度混合動力發動機多20毫米。
目前,各國新能源汽車商業化普遍還處于起步階段,而我國本土汽車企業大多數已經掌握了電動車的關鍵技術,實現了電動車關鍵零部件的自主開發和商品化,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迎來關鍵的戰略機遇。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目前主要需要解決兩大問題。”段志輝說:“一個是市場需求和定位,目前很多車企在搞新能源,但是真正量產實車的很少,主要就是需求缺失和定位不明。另一個關鍵問題就是電池,尤其是鋰電池,可靠性和安全性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
“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政策支持和規劃引導,強化核心關鍵技術研發,突破重點領域,積極有序發展新一代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到2021年,全球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保有量將達到兩千萬輛,世界電動汽車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而長安汽車提出的目標是,在未來10年內力爭全面實現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和市場化,在2020年將新能源汽車年產量提高至180萬輛。
在長安汽車總部大樓中,我們隨處都可以見到這樣的標語——“長安行天下”。而這句標語的英文版本,“行”字被譯為“Drive”,有著“驅動、駕馭”的意思。在段志輝他們看來,只有依靠新能源動力,長安汽車乃至整個中國汽車產業才能“行”天下,最終“馭”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