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有多熱?在近日舉行的2010年北美車展上,新能源車再次在展會上出盡風頭。實際上,早在去年上海國際車展上,幾乎所有的廠家就都有新能源車參展,一時間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政策利好 新能源車補貼將出臺
而剛剛過去的2009年中,相關部門先后舉辦了多場以新能源汽車為主題的論壇。而在2010年即將出臺的汽車產業政策中,鼓勵個人購買新能源車的配套優惠政策是一大重點。那么,你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車?你會不會買新能源汽車?左右你購買新能源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一起來看看本期專題。
底特律車展也好,巴黎車展和東京車展也罷,還有北京國際車展和上海國際車展的大舞臺上,“科技”、“環保”、“新能源”、“綠色”始終是熱門詞匯,各種各樣的概念車頂著高科技的光環,出現在廠家精心布設的展臺上,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氫動力、太陽能、鋰電池等代替油燃料的汽車,成為新能源光環下的寵兒。
當然,伴隨著環保綠色的美好,新能源車也有揮之不去的隱痛:比如產品價格太高,尋常百姓接受難度大;比如配套設置不齊全,維修保養和添加燃料不方便。這些都無疑給新能源車,尤其是國內新能源車發展,布下了難以逾越的障礙墻。不過近日,相關政府部門將為掃清這堵障礙墻,出臺一項重要措施。
1月9日,工信部副部長苗圩在一次重要的汽車論壇上表示,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具體方案,有望將于本月發布。據了解,本項政策將由工信部、財政部等部門聯合制定,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政府將會提供較高的補貼,引導市場消費,而政策的力度會隨著市場化的發展逐步淡出。雖然補貼力度目前還不得而知,但補貼政策的出臺無疑是落在實處的措施,這是新能源車發展最好的助推劑。
■發展現狀
后期投入仍需加強
新能源是現代汽車產業的香餑餑,世界范圍內的絕大多數廠家都嗅到了它潛在的價值,通用、大眾、豐田、自主品牌,都力爭在新能源方面有所突破。就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銷售來看,情況卻沒有那么樂觀。普銳斯在國內上市4年來,銷量也沒有突破5000輛,而它在世界上的銷量已經突破了100萬輛,而且在日本一度成為月銷量冠軍,但比亞迪F3DM 電動車銷量也不過百余輛,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從技術層面來看,每個汽車廠家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就算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技術上也不落伍。但就技術的使用層面來看,日系無疑排在了第一位,無論是率先進入中國組裝的普銳斯,還是即將投產的混合動力凱美瑞,還有N多品種的新能源小車,日系車走在了量產最前列。
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在近兩三年內開始發力,大有后來者居上的架勢。目前,國內已經有42家企業,47種新能源汽車產品列入中國生產企業和產品公告,這其中包含了電動車、混合動力車等。而青島的知名汽車專家張超也表示,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并不落后,但在量產和深度研發方面的投入,卻有所欠缺,在資金方面依然需要不小的支持。
目前,日本汽車企業的利益共同體已經向國際標準化組織申報,準備將日本汽車企業發展為較為成熟的混合動力汽車標準,變為新能源汽車的國際標準,屆時世界新能源車的發展,也要以這個標準為中心,中國汽車企業要想創建自己的新能源車體系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礙。
■發展障礙
配套之憂急需解決
盡管現在市場上有比亞迪F3DM 、思域HYBRID、普銳斯、別克君越HYBRID 在出售;盡管比亞迪E6純電動車將獲得國家新車目錄,今年推向國內和美國市場;盡管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我國自主研發的純電動客車、燃料電池客車和純電動場地車很是出彩;盡管60% 的消費者有意愿購買新能源電動車,但是新能源背后,卻有一個廠家和消費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配套設施。
在我國南方,充電站已經開始進入建設階段,由南方電網在深圳建設的兩個充電站正式啟用,2個充電站、134個充電樁的規模并不大。此時新的問題隨即出現,深圳在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則中的目標是“2012年將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2.4萬輛”,這些新能源車輛的能源問題該如何滿足?
汽車分析人士賈新光也認為,政府提供補貼,在短期內對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不會有太大的促進作用。“對消費者來說,購買新能源汽車不只是便不便宜的問題,還是使用方不方便的問題。因此,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僅僅是簡單的補貼,而是如何讓消費者接受。”賈新光說,配套設施直接決定著未來新能源車的走向。
而像普銳斯這樣的新能源車,其價格往往是同排量車的2倍,蓄電池組壞了維修費用也高達萬元以上,并且汽車配件并不是市面上常見,配件帶來的繁瑣,也是新能源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
■記者觀察
“破繭”才能“成蝶”
車展上新能源車繽紛亮相,如普銳斯、雷克薩斯等新能源車也已經能夠量產,因此技術并不能算最大障礙,那么新能源車發展的最大阻礙是什么?在一項網絡調查中,有高達七成的消費者認為車價過高,阻礙了他們購買新能源汽車。就拿目前市場上最為成熟的混合動力轎車來說,雖然能節油20%左右,但造價比同等車型要高出三分之一,這個賬并不難算。好在2010年補貼政策即將出臺。那么補多少,怎么補又成為眼下最關鍵的問題。
據記者了解,近40%的消費者認為補貼應該在3萬元至5萬元之間;23%的人認為應該補貼5萬元以上,認為補貼1萬元以下的只有10%,如果補貼力度太小,消費者真的未必買賬。盡管如此,有些城市還是走在了新能源普及的前列,比如重慶、武漢、深圳等城市私人購買新能源車,就能獲減免路橋費、現金補貼等,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開端。
從產業角度來說,大力發展新能源車,也為自主品牌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與跨國車企一同起跑的機會,如果技術能夠跟上國外的腳步,并且資金能夠及時到位的話,未來十年自主品牌在國際汽車市場打個翻身仗,并不是難以想象的事情。天時、地利、人和,外加車企自身的努力壯大,自主新能源車破繭成蝶也是指日可待。
(編輯:中國電動車網)